学院新闻
NEWS

学术前沿丨学院教师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发布日期:2022-09-06

近日,由我院王博副教授、罗荣华教授、彭龙教授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赵森杨老师合作完成的论文《地方政府债务、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在《金融研究》正式发表。

2020年5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地方政府债务在稳投资、促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并强调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此同时,我国十四五规划将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提出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网格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2021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债券资金使用,并强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给予政府债务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近年来债务限额在区域分布上也重点向三大城市群倾斜,省级地方政府在债务限额分配上更多向都市群倾斜。在风险整体可控原则下,地方政府债务充当政府提供公共品的重要资金来源以及逆周期调节的工具,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基于溢出视角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全局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地级市层面的债务作为切入点,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有什么特征及其背后的形成机理。公安部在16个城市试点基础上,在全国分两批推广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以及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电子证照服务。

文章通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也即本地的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该结论不随代理变量、估计方法更改而发生变化。从时间维度上看,基础设施的服务期限较长,由此地方政府债务对邻近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间累加,即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省际间存在市场分割与行政壁垒,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省内强于省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发达区域。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具有正外部性,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提升区域内互联性,促进了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文章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应同时考量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差异;此外,制定地方债务相关政策时应在稳增长(同时考虑本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和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上一篇:金融抗“疫”,勠力同心——院长、书记同讲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下一篇:金融抗“疫”,勠力同心——院长、书记同讲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