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田正磊,男,经济学博士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邮箱:tzlswufe@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西南财经大学格致楼418∣611130
教育背景
2013.09-2020.06,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博连读
2008.09-2012.06,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金融学,本科
工作经历
2020.09-2024.12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讲师
2025.01-至今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资本市场、资产定价
讲授课程
本科专业必修课:金融智能 金融经济学
主要研究成果
1.田正磊、王良、罗荣华,“机构投资者合作如何促进公司创新?——基于基金网络社区结构的研究视角”,《经济管理学刊》,2023年第12期,第63-104页。
2.田正磊、王良、罗荣华,“上市公司股指成分股身份竞争与股价崩盘风险”,《财贸经济》,2023年第12期,第65-81页。
3.田正磊、刘洋溢、罗荣华,“行业集中与风格均衡:双向助力基金价值创造”,《管理世界》,2023年第11期,第94-125页。(人大复印全文转载)
4.罗荣华、田正磊、方红艳,“‘和而不群’还是‘卓尔不群’——基于基金网络信息使用的视角”,《金融研究》,2020年第8期,第188-206页。
5.罗荣华、田正磊,“基金网络、竞争阻隔与股票信息环境”,获第五届全国金融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三等奖,《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3期,第137-154页。
6.田正磊、罗荣华、刘阳,“信息传递、集体踩踏与系统性尾部风险”,《经济学(季刊)》,2019年第18卷第3期,第897-918页。
7.田正磊、张学利、罗荣华,“货币政策、债券评级与企业债券定价”,《金融科学》,2019年第2辑,第36-58页。
8.刘阳、田正磊、罗荣华,“机构持有、业绩追逐与基金窗饰效应”,《投资研究》,2016年第8期,第60-76页。
工作论文
1.田正磊、刘洋溢、罗荣华,“基金抱团的成因、演化与经济后果研究:基于网络社区的方法”,《管理世界》,终审中。
2.刘洋溢、田正磊、罗荣华,“异质波动率与基金投资者行为:基于期限分解的视角”,《管理科学学报》,已接收。
研究课题
1.西南财经大学年度培育项目,JBK2406017,“创业板涨跌幅限制放宽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投资者结构的视角”,结项,主持,2024.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373119,“大数据背景下的机构投资者高质量发展研究”,在研,主研,2023.
3.西南财经大学年度培育项目,JBK2304020, “行业与风格聚类差异下的基金有效主动性研究”,结项,主持,2023.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203178,“基于私有信息互补理论的基金抱团成因及其市场效率影响研究”,在研,主持,2022.
5.西南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成长项目,JBK2201005, “股指成分股身份竞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项,主持,2022.
6.西南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成长项目,JBK2101018,“股票指数纳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反馈机制研究”,结项,主持,2021。
7.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JRXT20200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结项,主研,2020.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3110,“信息扩散对资产定价与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结构的视角”,结项,主研,2018.
会议报告
1.2024年5月,厦门,第三届中国金融前沿学术论坛,《创业板涨跌幅限制放宽的溢出效应——基于“游资”迁徙的视角》
2.2023年6月,武汉,第六届中国金融学者论坛,《基金抱团与私有信息互补——基于基金网络社区的视角》
1.2019年11月,广州,第五届全国金融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2020中国金融学博士生毕业意向交流会,《基金网络与竞争阻隔》,获三等奖
2.2019年5月,济南,2019 Global and 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Conf,Network Dependence and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3.2018年12月,北京,《经济研究》第二届计量经济学者论坛,《基金网络与业绩资金流量关系:基于外部经济性的视角》
教学成果
1.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开发的“智能投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2.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编写出版了《家庭资产管理与风险管理》教材。
3. 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称号。
社会服务
1.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合作撰写《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与创新研究报告》。
2.为《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财贸经济》、《经济科学》、《财贸研究》提供匿名审稿服务。
获奖
1. 2024年度西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 第五届全国金融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