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NEWS

西财金融教师成果|我院教师李凤合作论文在《金融研究》发表

发布日期:2023-02-16

近日,由金融学院李凤副教授(第一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吴卫星教授、中证金融研究院李东平研究员以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路晓蒙副研究员(通讯作者)合作的论文“投资者教育发挥作用了吗?——来自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调查数据的证据”在2023年第1期《金融研究》杂志上发表。

投资者教育是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建设。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中小投资者教育”,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要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各业务环节”,通过加大普及证券期货知识力度和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2019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教育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了证券经营机构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将以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揭示为核心的单一投资者教育向以引导理性投资、提升服务水平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者教育方式转变。投资者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客观科学地评估投资者教育的实践效果,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文章基于20000多份全国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调查数据得出结论:投资者教育(如参加金融机构的投资教育活动、接受金融经济类课程或培训)提高了投资者的基金收益。那投资者教育又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框架,文章发现投资者教育可以缓解投资者趋势追逐、频繁交易、处置效应等交易行为偏差,增强投资者的理性程度,进而提升投资回报。投资者教育通过提高“理性程度”来提升基金投资盈利概率、投资总收益率和年均收益率的中介效应分别为19.41%、17.09%、12.75%。

与现有研究相比,文章的边际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了金融知识的来源渠道对基金投资收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评估了我国投资者教育的实践效果;第二,从行为金融角度研究了投资者教育对趋势追逐、频繁交易、处置效应三种行为偏差的校正作用,为理解我国基金投资者的行为特征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更丰富的数据支撑;第三,研究发现不同群体参与投资者教育的积极性和受教育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为“分类教育”提供了经验证据。文章基于公募基金市场的研究结论对于其他金融市场也有较强的参考性,可为监管当局制定投资者教育政策以及个人投资者进行实战操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金融研究》创刊于1958年,是经济领域核心期刊,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在中国金融理论演技和实践考察中占据重要地位。该论文的发表也是学院(研究院)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取得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上一篇:开学课堂齐升温|金融学院本科2021级信用管理、金融工程等专业召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下一篇:潮涌千帆竞 奋楫正当时|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2023年新春贺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