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Academic points

西财金融学者之声|郭海凤:成都打造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12-20

12月19日,成都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咨询机构成都市科技顾问团公众号刊发文章《成都打造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建议》,报道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郭海凤教授精彩观点,原文如下。

数据资产是通过对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和特殊数据等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化资产。目前,数据资产化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成都金牛城投、成都数据集团和锦城天府集团已率先实现数据资产入表。通过探索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路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要素新动能。

国内城市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建立健全数据资产管理基础制度。北京发布《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通过建立结构性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界定数据来源、持有、加工、流通、使用过程中各方合法权利,推进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结构性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先行先试。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提出要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路径,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和机制创新,推进相关工作试点,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

创新数据资产合理流通和有效利用的监管模式。北京实施数据资产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数据资产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强调各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鼓励开展数据资产化管理先行先试,逐步推广成功试点项目,形成适合本市数据资产管理有效路径。上海加快构建分类科学的数据资产产权体系,明晰各类数据资产的权责关系;着重在数据资产基础信息管理、使用、价值评估、收益分配、处置及管理信息披露和报告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数据资产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数据资产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严格防控数据资产管理风险。

打通数据资产与金融服务对接“最后一公里”。上海数据交易所联合多家银行推出数据资产信贷服务产品“数易贷”,以企业数据资产为核心,实现贯穿贷前、贷中及贷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上海数交所发布的DCB(Data-Capital Bridge)数据资产“一桥、两所、两轴”架构,实时、准确地描述数据资产形成、流通和交易的全过程,确保数据资产的真实、合法和不可篡改性。深圳数据交易所先行先试数据资产“入表+融资”工作,指导神州数码成功将金服云数据产品先行入表。神州数码在取得深圳数据交易所数据(商品)上市证书后,成功获得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授信融资3000万元,为后续企业场景下的数据资产入表提供有效路径。

成都打造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建议

开展数据资产建设统筹与规划工作。梳理公共管理部门能够产生管理服务潜力或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公共数据资源,判断资产的价值特性,做好成都数据资产建设的规模测算与规划工作。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标志性数据试点项目,发挥成都西部交通枢纽、自然资源储备等方面数据优势,在资产建设过程中,着重挖掘预期能够建设成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资产潜质。

制定数据建设采集和分类规范,提高数据资产建设效果制定数据采集规范和流程,按数据性质、来源与用途,将数据划分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和特殊数据等,明确数据采集范围、方法和责任,利用先进数据采集技术和工具,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质量。支持行业协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制定数据资产建设标准,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数据处理平台,确保数据加工和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提升数据资产应用效益和建设回报率。实行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结构性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明确数据开放范围和方式,建立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数据查询、下载和应用服务。建立数据交易平台,制定数据交易规则和标准,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数据资产增信贷款等业务创新,拓宽数据资产融资渠道。建议依托高新区打造数据资产驱动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支持园区推动企业数据资产评估和交易,设立数据资产创新基金,推动建设全国首个科创类数据资产入表,打造“数据驱动”的科技金融示范项目。

制定数据资产评估方案和资产入表流程,建立资产报废和销毁标准。制定数据资产评估与入表系列标准,依托专业评估机构对数据资产进行客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数据资产价值和使用策略,并将符合条件的数据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制定入账规范和流程,数据评估中心开展具体评估业务,提供专业评估报告,并定期进行数据资产审计和评估,保持数据资产记录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数据资产报废和处置标准,降低数据资产在报废和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完善数据存储和保护机制,保障数据资产安全。制定数据资产保障机制,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建立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合理使用和保护,实施数据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数据资产安全问题。制定数据存储规范和流程,选择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和平台构建高效数据存储架构,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测试,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确保数据存储安全性和稳定性。

(来源:成都市科技顾问团 公众号 | 初审:骆岭 杨瑶 | 复审:谭敏 | 终审:兰敏 罗荣华)

上一篇:西财金融学者之声|尚龙飞: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下一篇:西财金融学者之声|方明:金融的基本逻辑研究

关闭